书读百遍,其义自见
以前二十岁的时候,听师傅说,我这个年纪最好读读《方与圆》,那时不懂,只知道买书回来看,看了个开头几页就放那吃灰了。因为我觉得里面的道理都懂。
后来,我在工作中到处碰壁、失意,无意中在某网站看到在推荐卡耐基的《人性的弱点》一书,看了开头介绍和网友评价,也买回了实体书。可能中西方文化差异,我觉得都是些讲大道理的,也是看了开头几章,就没看了。
再后来,在某博客的博文中,看到推荐《世界上最神奇的24堂课》,觉得讲的非常有道理,就在腾讯读书买了电子版的,读了之后,嗯,这道理我都懂。又没看了。
现在想想,我小时候上学,特别是小学初高中阶段,每天上学早上都有早读,对于背诵文言文我印象很深,现在还忘不了。一篇新的课文一点都不熟悉,就靠死记硬背,一个早读下来,我居然有点明白其中含义,再经过上课老师讲解,印象更深刻。
如今慢慢懂得“书读百遍,其义自见”的含义,不止是要读百遍就够了,对于从古至今一些流传下来的经典,明白其含义还不够,还要用到实处,对比自己,有则改之无则加勉。
所以,如今在这快节奏的社会,我更要抽时间看书,看这些经典书籍,中西方的都可。要沉下心来,读下去,读进去,体会它,应用它,而不是浅尝辄止随意翻翻了事!
记得以前温总理说过他读《沉思录》,“这本书天天放在我的案头,我可能读了100遍,天天都在读”。
以此为勉!

我的微信
微信扫一扫
评论